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农村五�;Ч┭ぷ�,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五保户是指农村中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老人、残疾人或未成年的孤儿。对他们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对五�;Э刹扇〖杏敕稚⒐┭街中问�。
第三条 五�;Ч┭ぷ�,由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具体负责。
第四条 享受五�;Ч┭模刖救松昵�,群众评议,村民委员会审查,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并发给五保供养证书。
对符合五保户条件,本人愿意五保的,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应予及时办理。
第五条 五�;в伤谙纾ㄕ颍┑拇迕窦骞┭9┭曜疾坏陀诘钡匾话愦迕竦氖导噬钏�。具体标准由乡(镇)人民政府确定,报县民政部门备案。
乡(镇)人民政府要按照规定,保证供给五�;Вòň蠢显海└纳�,适时对五保户提高供养标准。
对贫困地区集体供养后仍有困难的五�;В裾棵乓杈燃�,对灾区的五�;�,在发放救灾款、物时,应优先照顾。
第六条 供养五保户所需的钱粮,原则上可以乡(镇)为单位统一筹集,由村民合理负担。收、支经费(粮)应建立帐目,专款专用,定期公布,并接受乡(镇)财政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 乡、镇要依靠集体和社会力量举办敬老院。要以养为主,民主管理,勤俭办院;以工作人员为主,组织院民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增加收入,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对分散供养的五�;Вσ源逦鞲涸鸸┭堑氖滴锖途�,按期如数兑现,由五保户自行安排使用。生活不能自理的,应安排或委托人员照料、护理,集体应给护理人员合理报酬。
五�;в汕子寻�,须经五保人同意。包养人要承担五保户生养死葬所需的全部费用,并由村民委员会作见证人,双方签订《五保供养协议》和《财产遗赠协议》,由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监督实施。
第八条 五保户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五保人员残废后由集体供养的,其财产归供养单位所有;由亲友包养的,按《财产遗赠协议》处理。
第九条 严禁岐视、刁难、虐待五保人员和侵犯五保户的合法权益,违者应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触犯型律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对五保人员造成非正常死亡的,要依法追究直接责任者和有关的责任。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都要加强对五保户供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定期检查落实,帮助解决困难。要鼓励、发行和组织基层干部、群众执行五保政策和法观,积极为五�;ё龊檬隆⑺臀屡�、树立尊老敬老的社会道德风尚。每逢传统节日,各级政府和村
民委员会及有关单位要组织走访、看望、慰问使五�;艿饺缁岬墓鼗澈头鲋�
第十一条 本规定由省民政厅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新劳动法关于工资支付条例
时间:2023-09-13 15:0:06最新工资支付暂行条
时间:2023-09-17 07:0:29新劳动法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时间:2023-09-15 16:0:17新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时间:2023-09-17 10:0:25